南宁美发学校64岁学员与女儿一起学手艺——老当益壮

  • 2018-05-10
  • 1753
  • 12312
在大家的印象中,父母给儿女当陪读,多半是牺牲或放弃很多东西然后去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,让他们在学习和备考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。有些父母为了照顾孩子,隐忍地跟随孩子背井离乡到异地生活。年迈的时候还要为了子女去适应异乡的生活和习惯,每当看到类似的陪读故事,小编就觉得心酸难受。

南宁美发学校学员专访:在大家的印象中,父母给儿女当陪读,多半是牺牲或放弃很多东西然后去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,让他们在学习和备考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。有些父母为了照顾孩子,隐忍地跟随孩子背井离乡到异地生活。年迈的时候还要为了子女去适应异乡的生活和习惯,每当看到类似的陪读故事,小编就觉得心酸难受。

 

今天我们专访的主人公,据说也是来学校给女儿当陪读的。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不是真的跟“传说”中的一样呢?你接着往下看。

 

陈秀兰,南宁本地人,今年64岁,报读的是我校“美发全能班”专业。陈大姐的女儿张霄,今年二十六七岁。一般只有本班的学员才知道她们是母女俩。


南宁美发学校学员专访陈秀兰 (3).jpg

陈大姐所在的扎发班课堂实拍

 

陈大姐自己本身就喜欢美发,特别对洗护这块情有独钟。她退休之后就有个想法——开一个属于自己的中药洗头养发店。洗护在美发项目里来说是相对简单的,先从简单的入手。学习开始之后,她慢慢就爱上了美发的其他项目,学习的劲头十足!跟陈大姐聊了一会儿,小编都被她积极热情的状态感染了,正是因为她开朗的性格和极强的接受能力,所以和班上的其他学员相处起来毫不费劲,“男女老少通杀”。

 

陈大姐在头模上练习扎发


母女俩一前一后在练习


其实陈大姐来丽竹的真正目的是学手艺,而不是来给女儿当陪读的。张霄是陈大姐的小女儿,她希望自己的女儿掌握一门技术,增强动手能力,以后可以独当一面。张霄虽然也对自己的妈妈有些依赖感和眷恋,但并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公主。她俩在学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,陈大姐的积极性比女儿要强。因为她想自己尽快掌握和学会,然后可以在女儿不懂的时候去帮助她。说到这里,小编心里觉得暖暖的。母亲总是想给孩子营造更好的环境,小编很欣赏陈大姐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做法。技术在手,生活无忧!只有依靠自己才是最稳当的。

 


南宁美发学校扎发班韦景老师指导陈大姐手法


母女俩学得多认真


陈大姐即是张霄的妈妈,也是她同学

陈大姐心得原稿如下:


在即将离开我的启蒙学校丽竹的时候,心里真有舍不得的感觉。

去年年底的时候,我参加了丽竹美发全能班,得到了全体美发老师的热情接待,他们把我从美发零基础的外行人,逐渐培养成为全面了解美发行业的一员。同时,我还学到了很多课外的东西,比如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、如何做人与做事、市场营销等等。我年老体弱,记性差,给学习上带来不便,我只好在学习的这段日子里,将与学习上无关紧要的事情暂时不做。

学校离家远,我们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,7点钟准时出门(7点过后怕堵车)。到校时间早就看笔记,半年的学校生活,从不迟到和早退(除了在染发班感冒吊针请了3天假),认真听课严格实操,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。努力提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,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。正是因为学校有这么一套好的校风与制度磨练了我的意志,本人也按照自己的能力。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坚持做到什么程度,从严要求自己。渐渐的我发现自己的状态比原来好多了。学习上每天都有新的东西,越学越有劲。特别是洗护班的学习方法、图文并茂,更有利于我们学习。当接受新的一种东西,我在短期间很难去消化它,就通过采用手机录像来记录,自己搞不清楚时,反复去看视频来加深认识。

到目前为止,已明确了学习的方向,有待加强练习,争取早日能熟练独立工作,这是我们想要的,也是老师期待的。在此,我要谢谢培育我们的全体老师,老师你们辛苦了。为实现自己的梦想, 我们共同努力吧!


南宁美发学校学员专访陈秀兰 (12).jpg

 

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!64岁的陈大姐都还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,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?!


情同姐妹的母女俩

标签: